炒青菜,十足普通家常,但卻是我覺得要做得色香味俱全,特難的一道。如此的有感而發,因為今晚炒了盤特綠特嫩而且香的炒空心菜,感覺自己炒青菜炒了十年,總算懂了點什麼。
從買菜就要精挑新鮮嫩菜,回來要撿要摘要細洗要浸水,瀝起來後要切理,喔,有些菜不用切的,要用摘的或折的甚至要撕,像這照片裡的空心菜,就是本婦女一枝一枝手摘的,摘嫩的枝葉出來,再順手折成適口的段。
弄青菜其實比弄肉還麻煩,諸君要感謝願意弄青菜給你吃的人,可偏偏噗,青菜價廉,大多數的人看到牛排豬排大塊肉就歡呼,誰會知道真正花心思的其實是青菜呢。
然後就炒啦,怎麼炒才會脆綠不黑黃?其實就火候,火候要練,越不常煮就越抓不準,而且炒青菜的火候算有點難練的,因為每一種青菜的含水量出水度和軟硬度不同,調整上需要練習來累積經驗。
火候的功夫無法三兩天練成,但有一個偷吃步卻可一步登天,那就是香味。要炒青菜有香味,關鍵在爆香,很多人以為爆香就是把油燒得熱到發煙,然後大蒜丟下去炒兩下就是,但我反之而行,冷鍋時下大蒜,倒油,若用平底鍋的,略傾斜鍋子,讓油集中在一起,再開小火慢慢爆香,剛開始沒動靜,慢慢的油熱了,冒一個兩個三個小泡泡,然後開始有香味了,用炒匙稍稍喇一下,小泡泡越來越多,蒜香油香越來越濃(但蒜絕不可焦,焦則苦),這時鍋也夠熱了,轉成大火,嘩一下倒入青菜,不急翻,待個幾秒水氣冒上來,表示底層的菜軟了,好灑鹽,翻炒幾下,菜斷生轉翠綠,就好啦。給炒青菜增加油香味很重要,因為青菜本身是不香的且澀口的,沒有油香滋潤,就會給人吃草的感覺。
那麼,你用的油有香味嗎?市售的精煉油,說自己清清如水沒有特別味道,不會影響菜肴風味,我一直覺得很不合邏輯,芝麻油就該有芝麻味,花生油應該有花生香,只要是天然的原料物理壓榨出來的油,就該有那個原料的味道,而且那個香味,往往就是營養價值的所在,我們可以自由運用油的香氣,來襯托或增香我們燒的菜,讓料理更有風味,為什麼要花錢買沒有香味的油來吃呢?
明天晚上9點鐘,在這裡,我們要來開每一瓶都香噴噴的【米其林餐廳指定的百年油坊 ─ 法國鉑玖萊油醋團】,選好油做好菜,向化學精煉油講掰掰。